2025年两会动保公益相关议案、建议、提案整理
- ernestau
- 31. 3.
- Minut čtení: 2
Aktualizováno: před 6 dny
2025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下午3时在北京开幕,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上午开幕,3月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与动保公益、犬猫相关的议案、建议和提案如下:
一、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赵皖平

从2019年开始,赵皖平代表连续七年在全国两会提与交伴侣动物保护相关的议案和建议。
在本届会议上,他联合31名人大代表提出了《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
他指出,我国现有法律对野生动物、经济动物等已有明确规范,但伴侣动物管理长期处于“碎片化”状态,导致虐待、遗弃、非法交易等问题频发。
建议通过立法明确饲养者责任、规范繁殖交易、建立流浪动物救助体系,并将虐待行为纳入法律惩戒范围。
二、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

陈玮代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教育与动物保护议题的推动。曾在2020年、2022年提出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
今年她继续联合31名人大代表,共同提出制定《伴侣动物保护与管理法》的议案。
三、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昌都寺主持活佛李西﹒新甲旦真

曾在2019年、2020年、2022年、2023年的全国两会提出过动物保护相关的建议。
在2025年的两会上,他建议将动物慈善公益类的社会组织纳入直接登记范围,让想做公益慈善的人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目前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由于没有合法的身份和场地,动辄被以各种理由逼迁,基层社区文明养犬倡导和流浪动物管理活动时常被孤立和排斥。动物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普遍面临的难题是,业务主管部门不明确,全国各地对其划分普遍不清晰。
四、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负责人 唐利军

曾在2023年两会提出制定《宠物保护法》的建议。
在本届两会上,他提出了两项建议:
一是将伴侣动物文明管理纳入文明城市评选体系;
二是将生命关爱教育融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他指出,文明城市建设不应忽视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建议通过量化考核引导地方政府加强养犬规范和流浪动物治理。同时,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倡导通过生命教育课程培养尊重生命、善待动物的价值观,从根源上减少暴力行为。
另外,根据《动物法网》的消息,还有部分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增加反虐待动物条款的议案》、《关于人犬矛盾双向治理创新的建议》、《关于织密未成年人保护法网,建立动物检察机制的建议》、《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行刑衔接”的建议》和《关于规范引导民间放生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等
备注:文中部分信息来自《南方周末》、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动物法网。
Comments